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转、荐】夜夜听雨(五)
stonesx | 2008-04-29 15:04:17    阅读:1056   发布文章

夜夜听雨(五)

现在,我要开始整理余秋雨先生借这次青歌赛点评之机,向几千万电视观众发布的他对外国文化史的全新见解了。我选入笔记的标准,是前人没有说过,或没有明确说过的观点,基本上属于余秋雨先生本人独特的研究成果。次序还是按照以前的笔记排下来。

  十五、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间分歧的新看法
  3月22日晚上,余秋雨先生在解释“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古希腊名言时,向广大观众说明,作为学生的亚里士多德,确确实实在一个重大思维上与他的老师柏拉图有根本区别。他说,波拉图的思想,以《理想图》为标志,强调社会理想、精英理念,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社会存在不可能离开物质实体。只有把理念与实体结合,才是正常的存在。余先生的这个分析简明扼要,欧洲人也曾说过,但过于缠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区别,正是天国与大地的区别,因此,亚里士多德布拒绝整理物质世界的秩序,对每一个领域作出精细研究,成为古代欧洲最博学的人。余先生在“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人人都知道的名言中注入了具体内容,而且让千万观众都听得懂,大家也记住了这两个古希腊哲人的名字,真是难得。

  十六、对文艺复兴的一个精辟理解
  在3月17日晚上,余秋雨先生借着一道有关欧洲14-16世纪发生的文艺复兴运动,发表了一次极其重要的,从来没有中外学者说过的观点。他先问观众,文艺复兴是一场改变历史的思想文化运动,为什么主要代表人物不是思想家、哲学家、政论家,而是几个画家?

  由此他得出结论:天下一切有价值的社会改革,除了物质动力和思想动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动力被忽略了,那就是美的动力。所有像样的社会进步,都是以美为动力。

  他的思路是,美的世界,总是与现实世界构成强烈反差,因此,艺术也会构成一种美丽的挑战。美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历史的最初和最终的催化剂。余教授说,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为刚刚摆脱中世纪不久的欧洲人提供了一种健康、美丽、欢乐、自信,这就够了,足以让人们看到新世纪的轮廓了。这个观点,以欧洲文艺复兴的事实作为论据,很有说服力,与学术界永远在说着的一些有关文艺复兴的老调老套完全不同。后来,4月6日晚上,余教授在仔细解析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春》时,又作了说明。

  十七、对“To be or not to be”的新阐释
  3月29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做了一件学术性更高的事情,那就是对莎士比亚的千古名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作了重新解释。他说,如果仅仅像过去那样翻译成“生还是死,这是一个问题”,怎么可能成为千古名句?这是一切企图自杀的人都会遇到的入门性问题,极有可能成为一句普通台词。余教授认为,这句话应该翻译成“存在,还是不存在,这是一个问题”。他说,“To be”翻译成“存在”,在英语里也很恰当。

  存在,是指自觉地活,有意义地活;不存在,是指即便活着也是行尸走肉,没有意义,更没有自我。余教授说,这种理解与二十世纪兴起的“存在主义”有一种渊源关系。存在主义的“存在”概念也可以用“To be”来说明,几乎是在几百年后用现代哲学语汇点醒了这句台词的深刻性。当时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正是以一个早期思想者的身份思考着“自己生命的存在状态”,而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死活。余教授说,世界上任何哲学流派都不是突然产生的,它们的学说总能找到古代印证。莎士比亚就是存在主义的早期开拓者。

  借此,余教授还说,莎士比亚之所以被后世称之为人文主义大师,就是与这种天才的思想光亮有关,而不仅仅是一个善于讲很多有趣故事的人。

  那天余教授面对的那位女歌手,显然是学过一点英语的,她看到“To be”就翻译成了“是”,句子成了“是,还是不是,这是一个问题”。余秋雨教授告诉她,“To be”在这里不宜翻译成“是”,含义太泛,但从她的表情看,她并不认为“是,还是不是”,一定比“生,还是死”差。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已经有存在主义的思想萌芽,这个首次发现属于余教授。

  十八、阐释“理论总是灰色的”
  在3月26日晚上,余教授借着赛题论述了哥德的名言“理论总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很有新意,我没有看到人这样说过。

  他显然不会借这句话来轻易地贬低理论,因此他说:灰色的理论也是需要的,灰色是对绿色的提炼、凝固、贮存,也是对绿色的必要概括。但是,这种灰色必须明白自己的来源,必须保留有关绿色的记忆,必须把“生命之树”当作自己的价值坐标。很多理论家把灰色当作了自己的坐标,并以灰色来傲视绿色,就是一种本末倒置。根据这个思路,余教授对歌手们说,你们今后在从事艺术的道路上,经常会遇到那些以灰色的枯燥强加给你们的所谓理论家,不必惊慌,甚至不必理睬,好好地在心底保留长青的生命之树,这才是最重要的。

  十九、论述卢梭的思想“世俗与艺术互相败坏”
  在3月30日晚上,余秋雨教授以可贵的勇气论述了法国启蒙主义西思想家卢梭的美学观念。那道赛题只是提到了卢梭的《忏悔录》而已,余教授展开话题,发挥了与《忏悔录》没有多大关系的一个重要观点——  我们历来说“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要避免过度世俗化”、“世俗流行会损害艺术”等等,但卢梭一针见血地指出,世俗会败坏艺术,艺术也会败坏世俗,是一种“双向败坏”。

  对此,余教授指出,例如在我们生活中,许多假、大、空的话语习惯,许多恶劣的社会风尚,许多洋奴思维和极端民族主义思维,大多是艺术作品给予的。相比之下,假、大、空的影响更大。有些华而不实的晚会,有些趣味低下的选秀,更是严重地污染了社会审美习惯和思维习惯。这就像过去“样板戏”的左倾狂热对人民的控制,至今还摆脱不了。余教授说,卢梭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双向败坏”结构,提出了“返回自然”的观点。由此,余教授巧妙地论述了“原生态”的意义。他认为,我们现在喜欢“原生态”,与卢梭的“返回自然”精神相通,而且也是对“双向败坏”的摆脱。首先是摆脱城市生活、经济生活、繁华生活的弊病,其次是摆脱已有艺术的刻板、虚假、伪饰。

  我认为,余教授强调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败坏了民众生活,因此号召返回自然、返回天籁、返回原生态,不仅切中时弊,而且有醍醐灌顶的力量。

  二十、人类对自己的了解少于对天文地理的了解
  在4月3日晚上,余教授花费较长时间,介绍了弗洛伊德学说和荣格的学说。他说,弗洛伊德用梦作为引导,打开了一座我们脚底下的地窖,才发现我们不仅都有潜意识,而且正是这种潜意识决定了许多精神行为。余教授说,不要以为弗洛伊德老谈性,是一个不正经的老头,其实他是一个在开掘人的精神世界方面的划时代大师。余教授举了弗洛伊德八十大寿时世界上二百多位著名学者、作家签署贺信,由德国大作家托马斯·曼当面朗读的情景,以及贺信的内容,还举了此前爱因斯坦称他为“最伟大导师”的贺信。这些事连我这个研究欧洲文化的人也不清楚,余教授一讲印象深刻。余教授接着说,弗洛伊德的学生荣格虽然后来因观点分歧造成不和,但荣格提出“集体潜意识”的学说对艺术更加重要。最好的艺术和文学,无不与集体潜意识有关。

  对于这个问题,余秋雨教授总结道,希腊哲人很早就提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的嘱咐,但人们对自己的秘密一直熟视无睹,研究不深。直到弗洛伊德、荣格的出现才让大家明白,其实人类对自己精神领域的了解,远远少于天文学、物理学中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这段话中,余秋雨教授对于“地窖”的比喻,对于弗洛伊德划时代的高度评价,对于荣格学说更有关文学艺术的判断,对于人类的自己研究少于对天文地理研究的观点,都具有让人眼睛一亮的醒豁度。

  (应该还会继续。但是写到这里我不能不感叹,余教授利用几千万观众的巨大平台传播这些高层、新锐的观念真是功德无量,其中绝大多数是他自己的独立发现,直接向广大民众当场表述真是前无古人。我劝那些只能在网上匿名骂人的小部分人每天抽一点时间离开网,认真读一点书,让自己有文化一点。你们每天在网上吐纳潮水般的信息,时间一长脑子就坏了,因为那里沉积了太多的杂质,即便好一点的言论,水平也不会高于常人,那又有什么必要论责那么多时间去互相咀嚼、互相饲吐、互相传染呢?好好学习吧。我上面所写的这一些,你们当时听不懂,我现在写下来你们也看不懂。你们知道不知道,就在你们出丑犯傻的时候,一个大师,一件大事,正在静静地出现。)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hyj666666  2008-05-05 20:24:39 

谢谢博主啦~学到了很多

stonesx  2008-04-29 15:05:44 

到此为止,《夜夜听雨》连转结束了。通过读这几篇文章,还是了解了很多知识的,谢谢这篇文章的作者,和余秋雨老师。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