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转、荐】夜夜听雨(一)
stonesx | 2008-04-22 13:21:34    阅读:1462   发布文章

        青年歌手大奖赛终于落下了帷幕。我虽说自合唱比赛结束以后就没怎么看过,但是还是对其中的问答和视唱环节十分感兴趣。接连几届青歌赛,都是由余秋雨先生担任文化知识问答的评委,网友褒贬不一,许多反对者认为他在卖弄学问、耽误时间。但我想他们如果有机会有耐心看完这个《夜夜听雨》,会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赧。

        昨夜很偶然地看到了余先生的博客(由网站工作人员代PO上网),看到了这样的文章,如醍醐灌顶。它将我没有能把青歌赛看下来的遗憾补偿大半,让我有幸补了一课,从余先生的精彩解答中获取了不少知识,很感谢文章的作者,他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


夜夜听雨(一)(中国社会科学院 郑哲)

小引
  中央电视台又一次创造奇迹,借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的平台,吸引一亿多观众,请余秋雨教授来传播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各方面的统计和调查证明,全国观众中热心歌唱比赛的比例越来越小,而喜欢倾听余秋雨教授讲述的比例却越来越高。到上星期,专为听雨秋雨教授的听众人数,已达到八千二百多万。这个现象,极为惊人,可惜传媒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件事在漫长历史和辽阔的世界中的空前意义。

  余秋雨教授自己也创造了奇迹。他在讲述一些常识之外,居然把中外学术前沿最尖端、最艰深、最有价值的思想精华用简洁、生活的语言向全国观众进行阐述,不仅没有把广大观众吓退,反而让他们着迷。这一来,高层学术前沿和世俗传播前沿完全合成了一体,实在是大师手笔,常人莫为。

  历来中国文化学术界有一个老毛病,就是喜欢以艰深晦涩来掩盖自己缺少见解的空洞。这已经养成习惯,因此,一听余秋雨教授用通俗简明的话在讲述,也以为是浅显的知识,不认真收看了。这一点,广大民众的接受心理远比文化学术界健康,他们以上亿人的放松心情,让当代最杰出文化智者的声音深入大地。

  我听说台湾出过一本书叫《倾听秋雨》,收录了余秋雨教授在马英九先生、胡志强先生主持下在台湾各地发表巡回演讲的空前盛况,可惜我没有读到。我也知道,余秋雨教授是接受联合国邀请在“世界文明论坛”发表演讲的唯一中国学者,也是至今唯一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表演讲的非官方中国学者。这些演讲我无缘听到,感谢中央电视台提供歌手比赛的平台,让我们每天有机会听到余秋雨教授的讲述。我每天听完都凭记忆写一些笔记,着重纪录他对重大文化观念的深入思考。在很多朋友的劝说下,我决定把我这些简单的笔记公布出来,与广大观众共享。

  这些笔记命名为《夜夜听雨》,自己觉得有点诗意。

  我的笔记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谓之“普及高层学理”,第二部分谓之“阐释全新见解”,主要是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 普及高层学理

  一、“拉奥孔原理”
  所谓“拉奥孔原理”,是德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思想家莱辛在他的经典著作《拉奥孔》中提出的美学原则,据我所知,目前国内即使在重点高校的美学专业课程中也很少讲到,因为历史背景太复杂,很容易陷入艰深。因此,在3月21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在点评根据《荷马史诗》拍摄的电影《特洛伊》时突然提出《拉奥孔》和莱辛,我是为他捏一把汗的。但是,没想到他讲得那么简洁、生动又深刻,引起了全场欢快的笑声。我相信,全国上亿电视观众也在那一刻初次领悟了这个美学原理。

  余秋雨教授的讲述程序是这样的:他先说特洛伊战争是为争夺美女海伦而爆发的,延续多年,但海伦到底有多漂亮呢?这部电影中直接呈现的那个海伦肯定让全国观众失望了。莱辛说,对于美,想象性的艺术比写实性的艺术更为擅长,《荷马史诗》写到海伦的美,只说元老院的老人们反对继续为一个女人连年征战,但正在这时海伦出现在元老院会议厅门口,老人们一看,齐声说,为了她,再打十年也值得!这种效果,就不是写实艺术所能表达的了。因此莱辛说,即使在从事雕塑、绘画、演剧时,大美至美,也不能直接呈现,而要调动人们的想象。音乐是“非直观艺术”,在调动想象方面最有力量。

  余教授的这段短短阐述,把《拉奥孔》的精髓概括了,而且由于动用了海伦的例子,使普通观众也听得津津有味。大家终于明白,这些年我国的影视剧在直接表现历史美人杨贵妃、西施、貂蝉时总是那么让人失望,因为导演们以一个笨拙的直观阻断了千年想象。

  二、“通感”原理
  “通感”,是我国已故学者钱钟书先生归纳出来的一个美学原理和修辞学规则,在学术文化界也有很多专家不知道,余秋雨教授实在3月23日晚上向上亿观众阐释这个原理的。事实证明,很多资深艺术家都表示是第一次听到,获益良多。

  余先生的阐释有一个幽默的开头,立即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兴趣。他说,他的一些高层阶的文化人至今还以为“通感”是一种感冒药。由此他讲解道,钱钟书先生根据中外艺术经典证明,人在接受艺术作品时的不同感觉系统是可以互通、互借的。他举例,音乐本来是作用于听觉器官的,但人们总是喜欢说这段音乐“明亮”,那段音乐“很甜”,那是在借用视觉器官和味觉器官了。同样,绘画是作用了视觉器官的,但人们总是喜欢说这个色彩“太冷”,这个色彩“很暖”,这是在借用触觉器官了。人们说一篇文章“太硬”、“太涩”,也是在借用触觉器官和味觉器官。

  说到这里,余先生就考题上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为例,说杏花所展现的春意是无声的,所以一般人都会写“红杏枝头春意浓”,但这样的诗每个人都能写出来。一个“闹”字,把不存在的声音大胆引入,人们的听觉器官被借用,一切都不一样了,这句诗也就成了千古名句。

  余先生由此得出结论,指挥接受者在感觉器官上的“互通互借”,在审美上能产生一种“令人惊喜的跳跃快感”,并使感觉“获得外援而大为丰满”。

  我算了一下,余先生的这段讲述只花了一分多钟,却让全国观众几乎完全听懂了一个高深学理。余先生最后还说,我国现代在文学理论上基本没有创见和建树,钱钟书先生的“通感”学说是空谷足音。因此他又对文艺理论工作者提出了希望。

  三、文明的门槛
  对广大电视观众更为迫切的一项高层学理普及,是中华文明何时跨进了“文明的门槛”?这个问题,由于大家经常随口在说“五千年文明”、“七千年文明”、“三千年文明”等等,很少有人思考“门槛”之所在,因此成了一个最需要普及、又最艰难的课题。4月1日晚上,余秋雨教授向全国电视观众讲述了这个课题。

  他简洁地说,根据世界各国资深同行的多数观念,一个人种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需要有四个条件:一、文字;二、城市雏形;三、青铜器的出现;四、祭祀的遗迹。他说,他家乡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由于还没有实现这些条件,因此只能说是“史前文化”。中华文明具备这些条件是在公元前21世纪,也就是从传说时代跨入夏代的那个时段。据国家古代史断代工程研究结果,大概是在公元前2040前左右。

  根据这个阐述,余秋雨教授又讲述了四大文明古国跨越这道文明门槛的时间。他说,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大概在五千多年前,古印度和古中国大概在四千多年前。他说,这一切结论还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来改写,从至今的研究成果看,中华文明在几大文明古国中并不是最古老的,却是唯一没有中断和消亡的。

  在这段讲述中,余秋雨教授还引申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学术问题:希腊文明为什么没有排入“四大古文明”?他解释道,“四大文明”虽有互相影响,例如巴比伦时印度和埃及的影响,但各自的主体是独立完成的,而古希腊文明的基座是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伦文明溶合的结果,因此与其他四个文明不能并起并坐。

  这些大课题,至今还是世界高层历史学界、考古学界仍在探讨的难题,余教授以惊人的简洁让上亿中国普通观众知道,实在是功德无量。有人也许会说,这未必是结论。当然,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会永远继续,如果等到有了“结论”,恐怕再等一千年都等不到。文化人的良知,是让他的亿万同胞共同感知最高学理。观众的感知程度有浅有深,但他们有权利知道,哪怕只知道一点点。事实证明,余教授让大家知道的,都是最重要的东西。



(更多精彩明日待续。。。)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